2022年一季度全国饲料生产分析

2022-04-24 08:00:00

一季度饲料生产形势总体平稳。高成本、双疫情叠加,抑制养殖户补栏需求,提升出栏积极性,猪饲料回落但仍居历史高位,禽饲料震荡偏强,水产、反刍动物饲料大幅增长。一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同比增长3.1%。


一、饲料生产形势

1.饲料总产量温和增长。一季度,饲料总产量小幅增长,产品结构继续调整,行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。饲料总产量6720万吨,同比增长3.1%,环比下降14.0%,整体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水平。其中,配合饲料同比增长4.4%,浓缩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同比分别下降12.4%、7.3%,环比均大幅下降,表1、图1。


2.猪饲料产量回落但仍居历史高位。高成本、双疫情,抑制补栏需求,提升出栏积极性;生猪养殖深度亏损,据调研,养殖户为减少亏损,大幅减少饲喂量。猪饲料自今年1月开始,结束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,1月、3月分别下降5.1%、2.2%(除2月春节因素增长)。近三个月增速回落甚至下降,但仍居历史高位。一季度,猪饲料产量3137万吨,同比增长1.2%,比2018年增长21.4%,图2。

从猪饲料结构看,仔猪饲料、母猪饲料减少,育肥猪饲料仍惯性增长。猪价下滑,养殖亏损造成教槽料、保育料使用阶段缩短,使用量减少,育肥料使用增加。去年下半年产能去化,今年一季度母猪饲料需求下降。仔猪饲料同比历经连续19个月增长后,1月、3月分别下降16.4%、12.4%(2月春节因素增长9.3%),一季度累计下降8.8%;母猪饲料在连续20个月增长后近6个月持续下降,一季度累计下降22.3%;育肥猪饲料同比连续22个月增长,一季度累计增长17.9%,图3。

五大防控区域中,一季度,除中南区增长7.9%,西南区与上年持平外,其他地区下降。中南,西南地区增长原因是南方非瘟爆发时间较北方滞后半年,2021年南方地区仍处于生猪生产恢复期,其他地区已于2020年恢复,2021年进入结构性调整,图4。

分省看,一季度,11省区市同比增长,20省下降(前10大省中,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云南4省增长,其余6省下降)。广东、广西增长,主要由于受非瘟疫情影响上年同期产量相对低点,及全国大企业集中投资广西;山东、河南、江西、辽宁等大省降幅较大,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及地区结构性因素,图5。

3.蛋禽饲料高位震荡。今年以来,蛋价连续回升,补栏积极性增加,叠加3—4月补栏高峰和新冠疫情导致备货增加,蛋禽饲料需求震荡上涨。自上年10月起,除今年2月季节性下降外,其余5个月皆表现增长。一季度,蛋禽饲料产量788万吨,同比下降0.6%,但高于常年水平,较2018年同期增长20.3%。其中,蛋鸡饲料增长2.2%,蛋鸭饲料下降5.0%。


4.肉禽饲料小幅增长。禽肉价格持续回升,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高,养殖规模有所回升,饲料需求量增加。环比连续4个月下降后增长;同比连续6个月下降后,近两个月持续增长。一季度,肉禽饲料产量1995万吨,同比增长2.9%,较2018年同期增长33.5%。其中,肉鸡、肉鸭饲料同比分别增长3.4%、4.7%,表2,图6-7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.水产饲料大幅增长。水产饲料行情好于往年,呈现了旺季提前的特点。去年以来水产品价格走高、养殖效益好,投苗量增加。随着工厂、大棚水产养殖的推广,国内水产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,推动水产饲料旺季提前。3月份,水产饲料环比大幅增长130.9%,同比增长42.9%。一季度,水产饲料产量352万吨,同比增长37.2%。其中,淡水、海水养殖饲料产量分别增长42.3%、12.0%。


6.反刍动物饲料需求向好。国家政策引导及扶持,市场效益好,养殖积极性提升,扩群、扩产意愿强,产能稳步增加;禁牧生态环保,养殖方式转为圈养,规模化持续增长,反刍动物饲料需求向好。自2019年4月起,同比除季节性下降外,至今连续33个月产量增长。一季度,反刍动物饲料产量376万吨,同比增长7.9%。其中,奶牛、肉牛、肉羊饲料分别增长2.3%、13.7%、13.2%,表3、图8-9。


二、饲料原料和产品价格情况

1.主要原料价格大幅上涨。

玉米价格震荡上涨。近期,我国多地新冠疫情发散,管控严格,影响玉米上市、流通。俄乌冲突导致进口玉米成本大幅提升,甚至超过国内玉米价格,3月底进口玉米报价3000元/吨,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上涨。3月,玉米采购均价2865元/吨,环比增长1.8%,同比下降0.8%,比2014年8月历史高点(2580元/吨)高出285元/吨。一季度,玉米采购均价2827元/吨,同比下降1.7%。进入4月,疫情及养殖亏损下,饲企采购需求减淡,玉米价格高位震荡,图10。


豆粕价格创新高。南美大豆产区干旱天气影响产量,加之俄乌冲突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,进口成本增加。疫情导致到港大豆卸货缓慢,油厂缺豆停机,豆粕库存维持较低水平,市场供应紧张。价格一度突破5000元/吨。3月,豆粕采购均价4733元/吨,环比增长12.3%,同比增长30.6%,创历史新高点。一季度,豆粕采购均价4223元/吨,同比增长13.0%,图11。


近期豆粕价格高位回调。国内释放大豆储备,油厂开工率提高、豆粕产量增加,以及国际市场利空信息频出,进口大豆集中到港,供应紧张局面缓解,豆粕价格高位回落。4月10日,豆粕价格4854元/吨,较3月28日5215元/吨(最高点),下降361元/吨。


2.饲料产品、养殖成本再度增加。一季度,玉米均价同比下降49元/吨,豆粕均价同比上涨486元/吨。推高配合、浓缩饲料成本增加分别约172元/吨、243元/吨。每公斤猪肉、鸡肉、鸡蛋分别增加饲料成本0.6元、0.5元、0.3元。


3.主要饲料产品价格继续增长。一季度,玉米价格高位,豆粕价格大幅上涨,推动配合、浓缩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全部增长。2022年一季度,猪、蛋鸡、肉鸡的配合饲料价格同比增长4.3%~6.6%,浓缩饲料价格同比增长4.0%~4.6%;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趋稳或下降,图12。

三、后期趋势判断

根据当前饲料生产数据和养殖市场看,猪饲料产量可能在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出现高位回调,下半年逐渐向常年水平回归;家禽饲料历经2021年产能去化后,今年开始调整趋稳。水产、反刍动物饲料将保持较好水平。总体看,今年上半年饲料总产量保持稳中增长态势。


四、问题与建议

今年,在新冠疫情、俄乌冲突、南美干旱天气等多重影响下,玉米、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。给饲料、养殖生产带来较大压力,需要我们高度关注。我国每年饲用玉米消耗量近2亿吨,加上深加工等其他消费,产需供求紧平衡。2021年,我国进口玉米2835万吨,同比增长203.1%,比2015年(473万吨)增长了五倍多,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。2020年,进口大豆超1亿吨(10033万吨),创历史新高;2021年,进口大豆9652万吨,国内产量仅1640万吨,国内大豆消费量85%依赖进口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全球疫情依然严峻,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,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自然灾害等对全球粮食生产和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。保障饲料用粮供给成为重大命题。


建议:一是优化进口饲料用粮配额分配和库存粮饲用拍卖机制。建议进口饲料用粮配额按照具备一定规模、资质的饲料养殖集团企业年度统计产量占比重新分配;扩大库存粮食定向饲用销售规模,减少中间环节,饲料加工企业直接参与库存粮饲用定向拍卖。二是加大支持、鼓励饲料粮种植。加强耕地保护,抓好粮食生产,提高单产水平;适当增加农民种植补贴,加大国内饲料粮生产支持,同时鼓励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植农作物。三是加强玉米用途管控。玉米深加工产能快速扩张,加剧了玉米供需矛盾。建议加强玉米用途管控,优先保障饲用需求,限制工业用消费。四是推动进口有序增加。促进大麦、高粱等饲料粮进口来源多元化及DDGS、菜粕、棉粕、葵花粕、棕榈油等副产品原料进口,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货源平抑价格。


注:饲料生产数据为相同饲料企业测算的全国产量,最终全国饲料产量以年度公布为准。